淑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曹其东:守住专业根基,攀登技术高峰

2025-05-08 09:20:00 0

制图:毛雪娇

人物名片

曹其东,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核心观点

◎创新不是追逐热点的盲目扩张,也不是追求“面广量大”,而是在优势领域持续深耕的螺旋式提升,既要守住专业根基,更要攀登技术高峰。

◎香港企业家只要准确把握国家发展大势,善用丰富的技术、管理与人才资源,就能在高端制造领域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宁波的企业也可积极借力香港的科研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唯有夯实企业根基,确保每一名员工都能享受发展成果,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香港与宁波的合作,关键在于推动两地优势互补。

工作人员在检测光学镜头。

4月28日,在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其东牵头组织下,45名宁波知名企业家赴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开展考察交流活动。

“最近,我还在策划另外一件事,促成永新光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在机器人视觉系统和宇航卫星太空相机等攻关项目上开展深度合作。”曹其东说,希望以“香港科技创新之能”精准对接“宁波企业发展所需”,构建优势互补、步调一致的紧密协作关系。

“作为拥有港资背景的宁波企业,永新光学这么多年能坚持深耕细分领域,实属不易。”曹其东说,他父亲在77岁投资创办这家企业时,就立志“产业报国”,为国家光学事业贡献力量。28年来,这份初心从未动摇过——“我们不仅要坚守初心、传承使命,还要以更高水平、更宽视野和更深层次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为这份初心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下,甬港两地深化产业联动面临哪些新机遇?企业传承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在新时代背景下又该如何实现更好的代际传承?

记者近日专访了曹其东,探寻甬商精神的传承之道。

光学元组件检测。

(一)

记者:去年,习近平主席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捐资助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日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代表团访问宁波,并参观了永新光学。这为永新光学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契机和方向?

曹其东:习近平主席在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中,殷切勉励我们继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这令我们深受鼓舞。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不仅对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意义重大,更释放出关键的信号,那就是强国建设需要全世界中华儿女共同参与。

永新光学用28年时间,从一家经营困难的小厂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这段跨越式发展历程既见证了中国制造的崛起,也彰显了企业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机遇及宁波深厚的制造业沃土的事实。

“永新”,其含义就是要永远创新。这是我父亲当年为企业锚定的发展方向。从改制之初确立“专注光学精密制造”的战略定位,到如今在显微光学、车载光学、激光雷达、医疗光学等细分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我们始终遵循“聚焦式创新”的发展逻辑。

这种创新不是追逐热点的盲目扩张,也不是追求“面广量大”,而是在优势领域持续深耕的螺旋式提升,也就是说,既要守住专业根基,又要攀登技术高峰。

这些年,我们一直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专注于科学仪器制造领域。自2006年起,永新光学先后承担“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的星载光学镜头制造任务。面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我们多次勇挑重担。每一次技术攻关都充满挑战,也正是这份责任激励着我们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每当看到我们公司的技术成果能助力国家航天事业和科学仪器制造业进步时,我就更加坚信父亲的话:科技强,则国家强。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关乎一座城市的繁荣,还牵动着国家的经济命脉,甚至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永新光学的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香港企业家只要准确把握国家发展大势,善用丰富的技术、管理与人才资源,就能在高端制造领域大有作为的道理。另一方面,宁波的企业也可积极借力香港的科研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基于这一认识,我目前正在全力推动永新光学与香港大学在产学研上开展深度合作。希望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创新能力,为两地科技交流注入新活力,也为其他宁波企业借力香港科研资源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二)

记者:您怎么理解甬商精神中的“敢为人先”和“诚信务实”?这两种特质对永新光学的发展和战略决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曹其东:“敢为人先”是流淌在甬商血脉中的特质,父辈们用毕生奋斗诠释了这四个字的含义。

1978年,我父亲创办珠海香洲毛纺厂,成为第一位在内地投资办厂的港商。

回顾老一辈宁波籍香港企业家的发展史,发现正是无数个这样的“第一”,铸就了“向无人区拓荒”的精神。

2016年,中国航天员中心代表团来永新光学考察中国第一台太空显微实验仪项目。虽然明知道这个“中国第一”难度大、投入大,且不赚钱,但我们仍然决定做。

我一直记得父亲讲过的一个故事。抗美援朝时药品紧缺,他想尽办法求助他曾帮助过的外国朋友。很快,一批医药物资运抵香港。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主动做这件事,他说:“只要国家需要,我就会努力去做。”

2021年,随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中国首台太空显微实验仪也一起到了太空。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想到能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力量,觉得一切都值了。

在并购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的过程中,尽管永新光学面临诸多挑战和经营压力,但始终坚守“不轻易裁减一名老员工”的承诺。正是这份郑重承诺,永新光学的上市计划一再被推迟,直到2018年才上市。

我们深信,唯有夯实企业根基,确保每一名员工都能享受发展成果,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我们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龄仅32岁的年轻化管理团队。这支队伍既传承了老一辈企业家坚韧不拔的精神,又展现出永不服输的创新魄力。

在新生代接班人的带领下,公司实现了显微光学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车载光学产品成功进入一线阵营,研发投入强度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这正是永新光学永葆活力的根本所在。

从我父亲到我,再到我的儿子曹志欣,三代人传承的不仅是企业,更是爱国爱乡、勇于创新的“宁波帮”优良传统和企业文化。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紧跟国家发展大计,持续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永新光学生产车间。

(三)

记者:在新时代背景下,您认为甬港两地深化产业联动还有哪些重要机遇?在哪些重点领域可以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

曹其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四个字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香港与宁波在各自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双方合作潜力巨大。香港在科技领域优势显著,工商界“内外兼修”,活跃于世界舞台,是科技创新领域接轨世界的重要资本力量。其发达的金融体系、完善的法律机制,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优势,形成了以资本实力和商业保障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香港的五所国际顶尖大学凭借先进的科研设施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香港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度尚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过去,香港的企业在内地的投资多集中于传统代工领域,而高端产业的发展仍需长期积累与足够的韧性支撑。

相对而言,宁波的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应用场景丰富,拥有完整的“先进制造”生态圈和产业链,工业级生产工艺成熟,具备强大的产业落地能力。

但与香港相比,宁波在国际化科研平台和高端资本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深化香港与宁波的合作,关键在于推动两地优势互补。

以永新光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合作为例,如果共建实验室、共享资源,则能加速适用于航天级产品的高端技术从理论到应用的转化,这种合作模式将为两地企业提供借鉴案例。

在资本与产业对接方面,宁波企业已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单纯引入资本并非其核心需求。前期应加强两地的深度访问和交流,通过深入考察交流,精准把握双方的资源优势,就可以从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多维度构建协同发展机制。

永新光学厂房。

值得关注的是,甬港两地在人才交流领域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建议制定专项交流计划,定期组织两地高校学生开展联合实训、课题研究及企业参访等活动,同时在产学研领域推行导师互聘制度。这种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不仅能促进交流互鉴,还能为两地合作储备具有跨区域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45名宁波企业家赴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考察,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超精密加工、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希望能借此建立从科技到产业再到资本的立体化合作通道。这种双向赋能模式,既能利用香港的国际化科研平台,又能发挥宁波的产业优势,形成从技术研发到规模生产的完整链条。

香港与宁波若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资本融通、人才交流、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等领域深化合作,必将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我相信,东海之滨的澎湃浪潮与香江之畔的蓬勃生机,定能奏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