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锋 通讯员 姚文丽
为积极推动民法典精神贯彻落实,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在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之际,5月12日上午,甘肃省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民二庭、执行局在龙城广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发展 我在现场”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紧扣“群众身边的民法典”与“企业经营实务”,通过法律咨询、互动答疑等形式,为群众和企业送上精准化、实效化、“零距离”司法服务。
诉讼服务“指尖办”,便民利企更高效。立案庭立足民法典“便捷高效”原则,聚焦企业和群众高频诉讼需求,制作了《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并用实例进行指引,案例涵盖买卖、借款等常见合同纠纷以及债权债务、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民法典重点领域,帮助企业和群众规范诉讼材料。活动现场,立案庭干警通过“手把手”教学,演示“网上立案”“网上阅卷”操作流程,并针对电子证据提交、线上庭审等民法典新规进行答疑。市民吴先生说,“原来现在诉讼服务都这么便捷了,法院的指导让我们少走了弯路。”
风险提示防未然,法治赋能助经营。民二庭结合民法典与企业经营实务,编印《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三十项提示》,聚焦合同订立、合同履行、企业劳动用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板块,通过提示经营风险点,为企业量身定制“法治体检清单”。活动现场,民二庭法官对案件审理中常见的“真人假章、假人真章”“阴阳合同”“一人公司股东连带责任”等问题,为咨询企业敲响法律警钟。现场咨询群众表示:“这些风险提示就像‘避坑指南’,实用又及时。”
执行答疑明权责,双向指引树公信。执行局结合民法典“诚实信用”核心理念,制作了《致申请执行人的一封信》和《致被执行人的一封信》,现场进行发放。前者以民法典为依据,提示申请人如何高效主张权益,并希望增进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后者解读财产查控范围、失信惩戒措施以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执行局干警现场为某企业法务负责人解读了“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并提供征信修复指引。该企业法务称赞,“既讲清了法律红线,又给了纠错机会,这才是法治的温度。 ”
活动吸引100余名群众和企业家参与,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余人次。下一步,天水中院将以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持续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活动,推动司法服务与企业、群众需求精准对接,以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