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健康,人们常用“没生病”“心态好”“睡得香”等模糊的标准来衡量。但真正的健康,应当是身体对抗疾病、保持活力的能力,即医学上的「积极健康」。
一项新研究为积极健康提供了多维度评估体系,涵盖骨骼、神经、呼吸、肌肉、内分泌和生殖系统。

《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以及专家观点,教你稳住这些健康指标。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孙永安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副主任医师 王福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 丁磊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牛雨蕾
本文编辑 | 张冕
6个指标预测疾病风险
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印度分所的研究团队对近50种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后,筛选出6个关键指标:骨密度、内啡肽、FEV1/FVC比率(评价肺功能)、握力、精液质量、脑电波P3幅度。
这些指标如同“健康风向标”,既能衡量当下积极健康状态,又能预测未来的疾病风险和衰老速度。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丁磊表示,这6项指标与慢性病的发生、全因死亡率及寿命紧密相关。比如,骨密度不仅关联骨折风险,还与肌肉力量等相关;肺功能直接影响全身氧气供应效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表示,内啡肽是脑部分泌的“快乐激素”,不仅与压力、焦虑等情绪问题相关,还影响着慢性疼痛、睡眠、免疫力、衰老等。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对近8万名男性的精液进行50年追踪分析发现,精子质量越低的男性,预期寿命可能越短。除生育问题外,一些疾病也可能影响精子质量,因此精子健康能侧面反映健康状况。
及早发现才能堵住隐患
因个体差异较大,上述6个指标异常并不代表患病,但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埋下祸根。尽早发现隐患,才能及时堵住漏洞,让身体正常运转。
骨密度
人体的“承重指数”
骨密度反映了骨骼强度,是评估骨骼健康状态的重要依据,一般在25~35岁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
骨密度偏低时,会导致骨骼脆性增加,轻则引发全身酸痛、乏力,重者可能出现骨质疏松、骨折。绝经后女性、50岁以上男性、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检测骨密度。

内啡肽
情绪与疼痛的“调节器”
内啡肽是脑部分泌的神经肽,不仅能缓解躯体疼痛,还能舒缓焦虑抑郁、提升愉悦感。
随着年龄增长,内啡肽的合成、分泌及受体敏感性会慢慢下降。情绪低落、易疲劳、莫名烦躁,低强度压力就会引起心跳加速和失眠,都提示内啡肽“产量”可能出现问题,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FEV1/FVC比率
全身的“氧气引擎”
这个比值俗称“一秒率”,是评价肺功能的核心指标。人的该指标通常在20~30岁达到峰值,之后逐年下降。
该指标过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患者常面临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耐力下降等。如果活动后就气喘、频繁咳嗽、痰液增多,很可能是肺功能出现异常。

大家可通过简便方法自测肺功能:点燃蜡烛后,在距离30厘米处用力吹气,若无法吹灭,可能提示肺通气功能下降。
握力
全身肌力的“发言人”
握力看似仅与手部肌肉相关,实则是全身肌肉力量的缩影,还与代谢水平、心血管功能密切相关。
握力强的人通常肌肉量充足,胰岛素敏感性更高,糖尿病风险更低。生活中,若拧不开瓶盖、提重物困难、毛巾拧不干,都提示握力下降严重,需要及早干预。
精液质量
生育力与衰老的“信号灯”
精液质量不仅关系生育,还与内分泌平衡、氧化应激水平相关。
目前尚无精液质量自测方法,但若备孕半年以上未成功,或性欲减退、清晨勃起减少、体力下降,建议就医进行精液常规检查。
脑电波P3幅度
大脑的“警觉雷达”
P3幅度是脑电波中的正向波峰,在大脑处理记忆、决策等任务时产生,直接反映神经活动效率。
普通人40岁后P3幅度开始下降,60岁后加速下降,提示信息处理速度变慢。P3幅度显著降低是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的信号。
打造一套全身“强化方案”
健康指标并非突然变差,而是一个累积过程,我们应在其触及“红线”前干预,以免引发健康危机。
1
运动营养双核强骨
- 日常应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每天晒30分钟太阳。
- 抗阻训练能增加骨量,提升骨骼强度和韧性。
- 太极拳、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改善全身关节灵活度,预防跌倒。
- 此外,还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骨骼问题。
2
动起来泄洪坏情绪
运动过程中,脑部会分泌大量内啡肽,进而缓解紧张情绪。参加团体运动可通过合作增强社会联结,缓解压力。
有负面情绪时,不要沉浸其中,试着做些别的事,从中获取快乐和成就感。找亲友谈谈自己遇到的困难,通过倾诉把情绪发泄出来,也是缓解不良情绪的好方法。
3
练呼吸提升肺功能
烟草中有上千种有害物质,会加速肺功能下降,建议尽早戒烟。每天可以进行10分钟腹式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缓慢收紧。

4
上肢锻炼提升握力
建议每周进行3次、每次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用哑铃、弹力带等进行每周3次的抗阻训练;补足蛋白质,建议每天摄入鱼类40~50克、畜禽肉40~50克、蛋类40~50克。
5
培养爱好强化大脑
大脑越用越灵活,上了年纪也要培养一项或多项可长期坚持的兴趣,学习新技能。正念冥想能缓解神经压力,促进脑部代谢废物排泄,增强脑功能。
6
减重少坐提升“精力”
男性要戒烟限酒,保证作息规律,减少久坐时间,每周保证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日常少吃高糖高脂以及加工食品,适当多吃深海鱼、坚果、绿叶菜、西红柿、浆果等,有助提高精子质量。▲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