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佛山市举行“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启动仪式,出台实施《佛山市推动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标志着佛山市城乡教育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

5月7日,佛山市举行“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启动仪式。
《方案》明确了清晰且具有挑战性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要让“名校”优质教育资源下沉至核心区各镇街,扩大公办学位资源,新增公办学位0.3万个;到2026年,“名校”引领打造的龙头标杆学校初现成效,累计新增公办学位0.6万个,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到2027年,累计新增公办学位1.5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含政府购买学位)比例保持在95%以上。力争用三年时间,使“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跃居全市前列。
为实现这些目标,方案提出了实施“五大行动”的重点任务。以“名校领航”行动打造龙头标杆学校,深化集团化办学,提升城乡一体化办学水平;“扩优强基”行动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期盼;“强师固本”行动聚焦锻造名优校长,培养名师骨干,强化名师骨干均衡配置;“课改提质”行动将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充实教研力量,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共享增效”行动则通过深化区域结对协作、调动社会资源、推动“数智”赋能,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如何先行?启动仪式上,佛山市第一中学、南海区、顺德区龙江镇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
推动“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佛山一中积极承担了托管三所学校的重要任务,包括三水区河口中学、佛山市实验中学及禅城区绿岛湖学校,并分别命名为佛山市第一中学三水学校、佛山市第一中学禅城学校和佛山市第一中学附属绿岛湖学校。佛山一中将通过品牌输出、管理优化和课程共享,推动托管学校高质量发展,包括派驻管理团队、建立联合教研机制,以及推广“三层五院”课程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

佛山市义务教育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签约仪式。
南海区聚力扩优提质增效,打造区域教育标杆。“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发布总投资额约1500亿元的180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3个教育项目。接下来,南海区将通过“龙头托管”打造标杆学校,如石门中学托管西樵中学等;以“区域统筹”优化师资配置,试点名校长管理团队进驻薄弱学校,壮大教研共同体,推出“石门云校”;以“教改合作”提升育人质效,深化“特色+集团化”办学,实施“少年强基”计划,打造本土特色课程体系。
顺德区龙江镇积极落实“四好教育”建设,近年来通过政企合力投入超9亿元,新建、扩建及焕新学校10所,并引入优秀教师,组建全学段教育集团,创建多项特色品牌。接下来,龙江镇将直面教育资源均衡、教育质量突破及创新发展动能三大短板,聚焦“提质扩优”“固本培优”“创新赋能”三项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投入不少于1亿元实现中小学校100%焕新,塑造品牌学校,实施“优教人才”倍增计划,争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样板。
通过实施“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佛山将显著提升环西江—北江区域教育发展能级,全力打造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市先行区,为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动能与智力支撑。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高雨宁
通讯员 杨梅梅 张敬佩
【作者】 高雨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